首页

黑冰双s踩踏系列免费

时间:2025-05-29 03:27:37 作者:2025年大学生“AI+信息素养”大赛在成都启动 浏览量:47913

  中新网重庆9月12日电 (钟旖 张旭) “未来的长江文明将持续发展,可以继续跟黄河文明交相辉映,奠定中华文明的强大的基础。”12日,在重庆召开的2023长江文明论坛上,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葛剑雄如是说。

  当天,围绕论坛“宅兹中国:长江文明探源”专题,葛剑雄对黄河长江交相辉映的中华文明发展作出相关阐释。

图为2023长江文明论坛在重庆召开,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葛剑雄发表演讲。中新网记者 陈超 摄

  “大河与人类文明有着密切关系。”葛剑雄表示,在世界各国中,只有中国是自古以来就完整拥有长江、黄河两条世界级大河的国度。黄河、长江都处于北温带,在以往气候变迁中都适合人类生存发展。

  黄河流域拥有大面积的可耕农田,小麦约在4000年前传入中国,为国家形成了巨大的、稳定的农业基础,使得文明进程得以加速,能够始终稳定发展。长江流域尽管1万年前就已经开始栽种水稻,并且适合各种经济作物,但是它有平原、丘陵、湖沼,地形多样,在工具落后的情况下,开发受到很大制约。后来,随着长江流域各方面条件的改善,加之黄河流域战火频仍,黄河流域人口大批南迁,为长江流域输送了大量人才,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

  葛剑雄提到,到了唐宋之际,经济、文化的重心逐渐南移,长江流域已从早期的被中原人视为蛮荒之地的地方,逐步变成了人间的天堂。在北宋,有了“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后又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说法,说明长江下游、江南地区在人文、自然各方面都达到适宜人类居住发展的环境。

  葛剑雄强调,历史上,黄河、长江是交相辉映的,都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都是中华文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物质条件。

  谈及“长江的未来”,葛剑雄认为,应从天时、地利、人和角度加以分析。比如地利方面,对科技、人文、信息、金融、商贸、高新产业、全球人流而言,内陆和内陆城市未必是劣势。长江经济带的命脉在长江及其支流,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葛剑雄还特别提到,要充分关注人力资源对于文明及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做到未雨绸缪。(完)

【编辑:张燕玲】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易车&央视频“超级818冠军之夜”延续奥运激情,展现汽车科技自信

这件作品非常具有信念感,憨笑绿马踏着愤怒的飞燕,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不是)。看这洁白的牙齿,修长的四肢,智慧的眼神,飒爽的英姿,怪不得游客尊称它为——驴踩肥鸡。

信阳航空职业学院原党委书记杨春丽被开除党籍

4月10日下午,川港职业与应用教育联盟第二次工作会议在位于成都的四川长江职业学院举行。香港教育局副局长施俊辉率领川港职业与应用教育联盟港方访问团与四川教育界代表进行交流。

报告:东部区域仍然是中国经济和税收的“领头雁”

二、双方回顾了中越两党两国关系发展历程,一致认为,中越两党、两国和两国人民在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守望相助、相互支持,结下了“越中情谊深,同志加兄弟”的传统友谊。在改革开放和革新时期,双方坚持走好符合各自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加强经验交流和互利合作,取得许多务实成果,切实造福两国人民。

跟着习主席看世界|习主席到访的这一国度为何被称为“热带中国”

庭审中,检察机关出示了相关证据,被告人纪国刚及其辩护人进行了质证,控辩双方在法庭的主持下充分发表了意见,纪国刚进行了最后陈述并当庭表示认罪悔罪。庭审最后,法庭宣布休庭,择期宣判。

中国西藏第五届跨喜马拉雅国际公路自行车极限赛收官

广东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称,广东坚持做好森林防灭火工作,在稳步推进宣传教育的同时,开展防火巡护、火源管理、日常检查、防火设施建设和火情早期处理等工作,并取得了良好成效。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